矩形垫片冲孔落料复合模设计(CAD图+UG三维)下载
矩形垫片冲孔落料复合模是一种在单一模具内、通过一次冲压行程同时完成冲孔和落料工序的高效模具,广泛应用于矩形垫片等薄板零件的批量生产。
一、设计原理
复合模通过凸凹模的协同作用,将冲孔和落料工序集成于同一工位。其核心在于:
- 工序同步:冲孔凸模和落料凹模集成于同一模具,压力机一次行程即可完成两道工序,避免单工序模具的多次定位误差。
- 材料利用率优化:通过合理排样设计,减少废料产生,例如采用多排或交叉排样方式。
- 精度保障:正装或倒装结构的选择直接影响零件平整度和尺寸精度。正装结构通过弹性压边确保薄板平整,倒装结构则便于废料排出。
二、结构特点
复合模主要由以下核心组件构成:
- 凸凹模:外缘作为落料凸模,内孔作为冲孔凹模,需具备高强度和耐磨性。例如,矩形垫片模具中,凸凹模的最小壁厚需满足材料厚度要求(如软材料不小于料厚,硬材料不小于1.5倍料厚)。
- 定位装置:采用定位销或导料板确保条料精准送料,避免冲孔与落料错位。
- 卸料与出件系统:
- 正装结构:弹性卸料板通过橡胶或弹簧压紧材料,防止冲压滑动;推件块将零件从下模顶出。
- 倒装结构:废料直接从压力机台面落下,零件由上模推下,操作更安全。
- 模架与导向:高精度滚珠导柱导套确保上下模同轴度,减少冲裁间隙波动。
三、应用场景
复合模尤其适用于以下场景:
- 高精度零件:如电机矽钢片、连接器端子(孔距公差±0.03mm),复合模的同步加工特性可严格保证尺寸精度。
- 批量生产:年产量20万件以上的挡圈生产中,复合模将效率提升数倍,同时降低单件成本。
- 薄板复杂件:手机金属中框需同时完成冲孔、切边和压凸点,复合模通过多工序集成实现高效制造。
四、设计要点
- 工序顺序优化:
- 冲孔与落料需同步进行,避免先冲孔后落料导致的材料变形。
- 若包含拉深或翻边工序,需按“落料→拉深→冲孔→翻边”的顺序设计,防止工序干涉。
- 凸凹模强度保障:
- 倒装结构中,凸凹模内孔易积存废料,需通过阶梯刃口设计减少冲击力。
- 正装结构中,凸凹模受力更均匀,但需确保最小壁厚满足要求(如料厚1.2mm时,最小壁厚不小于1.8mm)。
- 弹性元件选型:
- 卸料力计算:(为系数,为冲孔力)。
- 弹簧布局需对称均布,预压量控制在自由长度的10%-15%,防止压料不均。
- 材料与热处理:
- 凸凹模材料需具备高淬透性和耐磨性,如金属陶瓷(硬度HRC 65)或金刚石涂层(实现零磨损冲裁)。
- 热处理后需进行应力消除,防止变形影响精度。
五、典型案例
以某型号挡圈生产为例:
- 材料:65Mn钢,厚度1.5mm。
- 结构:采用正装复合模,弹性卸料板压紧材料,推件块顶出零件。
- 效果:生产效率提升3倍,零件尺寸精度达IT10级,毛刺高度≤0.01mm,满足批量生产需求。
资源下载
下载价格20 模币
常见问题
关于模型压缩
我们提供的模型都是压缩文件压缩过的,使用前请解压缩。推荐的免费压缩软件如:7zip,winzip等免费无广告的解压缩软件。
下载的模型解压缩时缺少另外的压缩包
如果有多个压缩包,建议直接下载的时候改一下名称如1、2、3、、、这样解压缩软件可以自动找到下一个压缩包,从而自动解压缩。
下载的模型使用相关的软件无法打开
这个一般是由于软件版本不符合造成的,三维软件的模型通常是向下兼容,就是高版软件本打开低版本软件生成的模型没有问题,反之低版本的软件是无法打开高版本的3D模型的。我们测试的时候一般使用了高版本的三维软件。模型下面介绍里有编辑点评的模型,都是经过测试的模型,通常都没有问题。如果您当前的版本无法打开三维模型,可以试试升级一下软件。(有时候用户上传的模型所写的三维软件的版本是不准确的)
关于模型版权
3D模型下载网所有内容均来自会员上传,模型的版权归上传者所以。使用网站内容时请遵循相关法律法规。如果版权拥有者发现自己作品被侵权,请及时向3D模型下载网提出书面权利通知。3D模型下载网将会依法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的内容。如果商业用途可联系作者获得授权。
关于在线计算及数据查询
本站计算及数据查询内容严格按照相关计算方法及国家标准,但在制作的时候难免会出现错误。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烦请对照相关内容验证是否正确。本站不对计算结果所产生的设计错误负任何责任。
评论0